1.古代的一两银子够平民百姓用多久

2.99.9%白银多少钱一克?

3.白银比例

4.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白银比例公式_白银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报道估计超导体中使用的白银将达到5,000万盎司/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另外一个白银使用率增长的领域是大量应用于杀虫剂中,来杀死细菌。过去几年中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用水的水净化系统的白银比例也在上升。白银还被用于包括袜子、汗衫和内衣裤在内的这些衣物中,充当消灭产生恶臭细菌的作用。白银还被大量应用于各种平面板中,从厨房餐具到冰箱里的隔层,并且还用于海边建筑和轮船上的工业涂漆。每年用于杀虫剂的白银估计要达到几百万盎司。

这是白银在新兴领域的运用。

古代的一两银子够平民百姓用多久

银可以检测食物是不是有毒,加速创伤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防腐保鲜,防止细菌生长,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以及制成银饰品。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是贵金属的一种。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银的化学符号Ag来源于拉丁文的银Argentum。阿根廷(Argentina)的国名来自于西班牙殖民者对新大陆的美好想象——白银之河(Rio de la Plata),实际上,这条河也只是传说。

银的英文命名silver并没有直接继承自它的正统拉丁文,但这个肥缺并非无人抢注。抢去Argent-这个珍贵拉丁语词源的天然含银质是一种银的硫盐——辉银矿(Argentite, Ag2S)。不过,人家这样命名也不是毫无道理——至少对工业炼银来说,辉银矿的贡献巨大,而作为单质矿物的自然银,由于在自然界含量过少,除了成为矿物爱好者的收藏,在工业上却并没有多少出彩的表现。

在我国古籍的记载中,常出现“银针试毒”的身影,这种手段企图通过银针变色的现象来检验毒药——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是否存在。但在这个过程中,银针真正试出的“毒”,其实是毒药中的含硫杂质。由于自然界的砷大部分赋存在硫化物矿物中,灼烧矿物制取的砒霜,多少会掺有硫杂质,因此当用银针试毒时,银与硫反应生成“银锈”硫化银,砒霜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故而只能说,古代“银针试毒”的应用纯属巧合。

“摄影毁一生,单反穷三代”,数码单反及其镜头的价格,不知让多少摄影人痛呼“囊中无银”,而胶片时代的摄影人,消耗的则更是字面意义的银子 ——胶片显影,本身就利用了银的化学性质。胶片显影的原理,即是具有光敏特性的卤化银见光后分解为黑色粉末状的单质银,形成色调变化,最终完成显影。据统计,在大概15年以前,全球约30%的产银,就是以卤化银和硝酸银的形式被用于摄影行业。

胶片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我们使用的镜子尚且离不开银的参与。银镜反应是制镜业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日常生活所用的镜子之所以能映出人的面容,大多要归功于背后被镀上的那层纳米级银镀膜。镜子映像的本质是利用金属光泽晶体对光的高反射率,不过,为什么不用更经济的铜、铁呢?原因是,铜、铁这类金属较易被氧化生锈。至于化学性质稳定且同样经济的汞,则因镀镜工艺过于复杂且污染性强,败给仅靠硝酸银和氨水就能简单制作且安全无害的银镜。

银和很多金属之间能以任意比例相溶,形成固溶体——合金——像水和酒精一样。银汞合金便是银的著名合金之一。两种元素之间的基情,仅从命名上就可见一斑。汞俗称为水银,化学符号Hg来自它拉丁文的正统名称“Hydroargyros”(Hydro-,水;Argyros,银,argentum的希腊词源)。银汞合金之所以出名,在于它塑形期柔软、成型后坚韧,为牙医提供了一种极好的镶牙材质。

“白蚁噬银,焚蚁取银”的传说流传已久,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不过白蚁和白银还真能攀上关系。想寻找白银矿?白蚁带你去。在土壤覆盖强烈、岩层出露性很差而无法获得地质线索的地区,勘探银矿的重要途径之一,或许就是白蚁们筑起的一座座蚁冢。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对蚁冢和临近的含银矿源之间元素的富集比例做了一个相关性对比,研究发现,蚁冢中元素系列的分布与矿源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5以上,最高乃至0.77 (Ag=0.56, Au= 0.75, Cu=0.77)。白蚁在土壤中取材筑巢的过程,无意间把附近元素的富集情况也写进了自己的建筑。

锌矿床并非因为产锌,而是因为产银而身负盛名。锌矿床是全球产银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才是独立的银矿床。据美国矿业局分析,全球约45%的银开自锌矿床,而澳大利亚甚至94%的银都开自锌矿床。实际上,这与矿化带金属元素往往呈伴生产出有关。在找矿勘探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箭多雕的美事儿发生:如果你找到了金属A的大型矿床,也就等于发现了金属B、金属C、金属D的大型矿床。

中国银本位的历史一直持续到1935年,被当时国民的币制改革制度废止。不过,长期使用银通货,使得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很简单的,随便放眼四周,你就会发现无数的银行、收银台......但是金行,收金台呢,我们却一个也看不到。

在经济史上,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崩溃背后的某些方面原因可能让人汗颜:金本位崩溃部分因素是“金子太少”,黄金产量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流动商品增长的速度;而银本位崩溃是因为“银子太多”。银子哗哗地,超过市场流通所需量的银子注入市场,使银持续贬值。贵金属本位已成为历史,但当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两大最著名的贵金属供应量间的差异——2010年,全球黄金年产量仅2500吨左右,同年白银产量却达到20825.9吨。

白银饰品:金银饰品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出现,用金银制作的珠宝、饰品、摆件的范围和样式不断拓宽深化。现如今,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财富的不断增加,金银饰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白银等贵金属所持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工艺性,白银的工业需求占很大比例。

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用现货白银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现货白银替代品不断出现,但现货白银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保值、增值需要:现货白银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现货白银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现货白银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现货白银的需求上升,银价上涨。

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现货白银,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银价大幅上升。

99.9%白银多少钱一克?

大约一两个星期。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2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网址:://baike.haosou/doc/5714362-5927088.html

白银比例

1,3.85元左右。

2,中国白银的价格以上海贵金属为准,现价约3.85元,成色为99.99%。银首饰的价格是有很多说法的,一是按国标足银以上的素银一般按克卖,克价是由银原料价加上工费及利润,约在6到15元之间,S925的含银92.5%,这类一般按件卖!

3,足银999.9是纯度为999‰的银,是“千足银”。 千足银就是银含量是99.9%的银,这是目前最纯的银了。一般市场做银饰用的银含量为92.5%,就是平常说的925银,也就是纯银。92.5%的银称为足银,99.9%的就称千足银。越纯的银就越软。一般足银和千足银只用来做手镯,长命锁以及其他比较粗的项链。

4,99银也称纯银、足银、千足银,各地叫法可能不太一致,就是含量高纯度高的银,925纯银的意思是成分是标准的,纯银的标记是S990 。由于工艺难度的限制,虽千足银饰主体必须达到99.9%,但其配件的银含量可能略低,但按照国家标准仍不得低于92.5%。细的项链市面上也有用足银做的,不过比925银更软,更容易断。戒指偶尔也有足银的,不过比较少,简单的光圈戒指倒常见,其他款式的比较少,因为工艺要求比较高。

一,白银的各类用途比例

1,白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十分悠久的贵金属,人类开始开白银要上溯到4000多年前。由于当时白银的开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4~16世纪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的银价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公元17世纪的日本,规定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

2,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白银制品主要是银元、银首饰、银餐具等,实际上除此之外由于白银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感光材料、医药化工、消毒抗菌、环保、白银饰品及制品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电力工业的展,近年来,白银的工业需求正稳步快速增长。有数据表明,工业用银占了白银开总量的70%

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白银比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其比值为1:1.414

白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Ag,具有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

古通货时称白银。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

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在我国清代,1两银子约相当于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币(长美注)。

而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至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通货时称白银。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银的论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