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白银行情_9月27晚白银行情分析
1.华通铂银看白银的未来发展
2.多省连发交易所风险提示,这次提示针对的是什么风险?
3.9月27日长沙疾控发布防疫提醒(9月27日长沙疾控发布防疫提醒视频)
4.市场价格银子多少钱一克
5.2022年9月26日白银靖远县两名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近期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通胀压力加剧,美联储官员纷纷发表了鹰派言论,暗示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并提前加息。这导致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强,美债收益率上升,对黄金价格形成了压力。
- 全球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的提升: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控制,各国推进疫苗接种和经济重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市场对未来的增长和利润的预期提高,风险偏好也随之提升。这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股票、商品等高回报的资产,而减少了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国际贸易战的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增加以及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都对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由于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测未来金价走势具有一定的难度。建议你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谨慎的分析和决策。
华通铂银看白银的未来发展
转自中国经济史论坛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为何大量流入中国
作者:陈昆
提 要明代中后期的1550年代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巨量白银流入有两个原因:贸易顺差和套汇。文章考察了这两个因素形成的机制。与晚明时期类似,当前我国也出现了持续的巨量贸易顺差。究其原因是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政策所致。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评判贸易顺差的优劣,关键是贸易顺差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等因素是否相适应。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海上贸易;套汇;白银流入
引言
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大卫.休谟[1] 著名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根据这一理论,在以贵金属为本位货币的时代,理论上并无一国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1]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形象地说明了明清中国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白银。[2]
弗兰克[3]在他的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1400—1800年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单一世界体系格局,他用贸易和套汇来说明他的这一理论。
关于国际贸易,他认为,有四个地区长期保持着商品贸易逆差,它们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欧洲。美洲和日本靠出口白银来弥补它们的贸易逆差,而非洲则靠出口黄金和奴隶弥补逆差。因此,这三个地区都能够生产世界经济中的其他地方所需要的“商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几乎不能生产任何可供出口的商品来弥补其长期贸易赤字。于是,欧洲只能靠“经营”其他三个贸易逆差地区的出口来过日子,从非洲出口到美洲,从美洲出口到亚洲,从亚洲出口到非洲和美洲,欧洲成为全球贸易网络中的中介。为了平衡中国似乎永久保持着的顺差,世界白银流向中国。[3]
货币不仅可以用来对贸易赤字进行“结算”,而且是一种能够产生利润的商品,是由供求法则支配的,由此产生套汇机会。供大于求的地方的白银价格会低一些,求大于供的地方的价格会高一些,这就吸引着白银从一地流向另一地。在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欧洲人所做的就是在亚洲各国的黄金和白银的兑换差价之间套利,以及在某些贸易往来中,尤其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任何一种货币都既是价值储存器,又是各种货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媒介。各种面值和纯度的货币都可以相互兑换或套利,也可以换取其他商品。因此,正是在全球范围内的这种货币之间的套利兑换性以及它们与商品之间的交换性,使得实际上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世界市场真正地运转起来![3]
本文循着弗兰克的思路,从海上贸易和套汇两个方面对明朝中后期白银流入作一考察。
一、明代中国商品国际竞争力
据史料记载,15世纪中叶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据统计,1522—1566年(嘉靖年间),中国的生铁产量达到45,000吨,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到1740年才达到2,000吨。1750年(乾隆十五年),中国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洲仅占23%;中国的国内贸易总值为4亿银两。直到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4]
中国自明代中期以来开始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这依赖于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商品。中国商品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质量优良。而且当时许多日用品生产技术为中国所专有,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垄断地位。就纺织品生产而言,中国是麻类纤维原产地,千余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对麻缕“半浸半晒”、硫磺熏蒸等漂白技术均居当时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生丝制作的产品经得起海风吹拂而不变色,欧洲丝绸产品的款式、织法、图案设计、印染工艺无不受到中国的影响和启迪,更有甚者,英国直到1690年以后才织出质量较好的亚麻布。
明代中期,中国商品如生丝、丝织品、瓷器、茶叶、棉布、砂糖、粮食、药材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629年(崇祯二年),荷兰驻第三任长官讷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书中说:“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它能够把某些商品大量供应全世界”。 [5]当时一个西方作家也报道说:“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丝织品及皮货。拥有这些主要物品和数不尽的其他次要的物产”。 [6]特别是中国丝货,外国商人更是赞叹不绝,“从中国运来的各种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一种产品能比得上中国的丝货”。 [7]根据史料记载。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生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
除了质量优越之外,明代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也很突出。一方面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另一方面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恰在此时,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欧洲各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涉及所有工农业商品、持续约一个世纪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这场通货膨胀中,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普遍上涨3倍左右,英国、法国、德国物价从16世纪中期开始上涨两倍左右。这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于欧洲各国,中国商品以白银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当时国际市场上中国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与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对比如下:
丝织品:墨西哥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价格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秘鲁是1/9,在东南亚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欧洲产品的1/4-1/3;
麻织品:墨西哥市场欧洲麻织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倍;
铜、铁制品:菲律宾市场中国铁钉价格为西班牙产品的1/4,致使秘鲁总督卡涅特于1590年专门派船赴菲购买中国铜、铁制品,还有位西班牙人维拉曾建议在菲律宾购买廉价的中国铜铸炮,然后运往墨西哥和秘鲁;
生丝: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
肉类、蔬菜、水果:当时的一个西班牙神甫马丁德拉达惊叹中国肉类、蔬菜、水果价格低得象是分文不取一样……[8]
西欧迫切需要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香料、药材、茶叶、瓷器、丝绸等物都深受西欧人的欢迎。由于多年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西欧能向外输出售于东方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必须用现金即贵金属白银货币支付。它们只好携带大量银子来中国购买货物贩回国内倾销。所谓夷船“所载货物无几,大半均属番银”。[9]
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在与欧洲、美洲各地商品的较量中势如破竹。中国与欧洲、美洲海上贸易航路的开辟,为中国日用消费品获得了广阔的国际市场。输入马尼拉的中国货物有生丝、丝织品、天鹅绒、绫绢、绸缎、棉布、麻织品、珠宝、工艺品、钢铁锡铅制品、硝石、火药、食品、家禽、家畜等,其中纺织品为大宗商品。由于西属美洲市场需求很大,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尼拉大商帆输往美洲货物榜首,并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贸易的终结。直至十八世纪末,中国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口总值的63%。[10]
中国纺织品涌入菲律宾,当地土著“不复种棉织布……忘记了纺纱织布的传统工艺技术”。在拉丁美洲,中国商品使得西班牙商品销量到17世纪初下降了一半以上。在当时欧美人笔下,墨西哥“土著居民逐渐停止纺织”,“西班牙所有的丝织工场全部毁灭了”,“中国的麻织品为印第安人和黑人所渴求,一旦中国产品短缺,尽管欧洲产品充斥市场,他们也绝不问津”,“中国丝织品以它低廉的售价、独具特色的技艺和装饰上的魅力,对欧洲市场构成一种挑战” …… 诸如此类的记载比比皆是,法国一些丝织品厂商为扩大销路甚至不得不给自己的产品印上“中国制造”字样。[11]由于西欧各国商品难以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竞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后来跻身对华贸易的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支付巨额白银购买中国商品,因此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到西欧工业革命之后、鸦片贸易兴起前夕。
二、明代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白银持续内流
1545年和1548年,秘鲁之波托西(Potosi,今属玻利维亚)和墨西哥之萨卡特卡斯(Zacatecas)的银矿被相继发现、开采和大量向外输出。16世纪末,西班牙占有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3%,[12]仅波托西一矿1581-1600年间平均年产量即达25.4万公斤,占当时全世界白银年产量的60%强。17世纪末波托西银矿日渐枯竭,墨西哥银矿又开始取而代之,其产量在18世纪增长约5倍,到1789年占世界产量的5/8以上。[13]
中欧海上贸易航线建立后,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转至中国,是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据索萨的研究,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菲律宾的数额,在1590—1602年估计为2,010吨,1602—1636年约2,400吨,1636—1644年约210吨,总共达到4,620吨。[14]艾维泗指出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每年125吨,在1597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五年,高达300吨。[15]
另外,还有部分输入欧洲的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转运澳门,然后流入中国内地。仅1631年一年内,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致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中西历史文献中有关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W. L.舒尔茨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一位西班牙海军上将则惊叹道:“中国国王能用来自秘鲁的银条修建一座宫殿。”[16]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之大,竟一度使欧洲贵金属输入量锐减。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Earl J.Hamilton)曾经指出,与1591-1600年间相比,1641-1650年间美洲黄金输入欧洲数量锐减92%,白银减少61%,这一减少与中国-美洲贸易扩大有关。[17]由于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大量流入中国,17世纪上半叶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议放弃菲律宾殖民地。
美洲白银流入欧洲再流入中国,是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另一个渠道。在1500到1650年这一个半世纪里,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白银约16,000吨。[18]根据沃德·统计,1493—1600年世界银产量是23,000吨,美洲产量就达17,000吨,占全部世界银产量的74%。他认为美洲白银大约70%输入了欧洲,其中的40%又流到亚洲。[19]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的,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20]1580年代,葡萄牙人每年至少运送100万杜卡特(Ducat)白银到远东,大部分流入中国。17世纪,英国和荷兰也开始把西班牙白银运往东方。1601-16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出75万英镑的西班牙白银(约合250万杜卡特)到远东,多数流入中国;崇祯十年(1637年),该公司船只首次到达中国,“没有卖出一件英国货,只是抛出了八万枚西班牙银元”。[21] 17世纪后期,该公司运出的金银更是急剧增长,仅1700-1701年度就达70万英镑。荷兰东印度公司出口金银在1618-1700年间从50万杜卡特增长到125万杜卡特(约合4万公斤)。[22]
大量白银外流让欧洲白银输出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政府惶恐不安,曾几度设限。1593年1月1日、1595年7月和9月,西班牙国王三度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企图遏止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恰在当时欧洲诸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政策,视金银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主张国家经济政策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积累金银货币。然而,市场规律是不能够挑战的,除非宗主国制造业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否则,欲以一纸敕令在市场上遏止价廉物美中国商品的洪流,终究枉费心机。
而且,限制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不符合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利益。菲律宾殖民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支柱是转口贸易,殖民当局财政对关税收入尤其倚重。荷兰官员在1618年估计,西班牙政府(指菲律宾殖民当局)每年仅从中国丝经菲律宾转运美洲的贸易中就可征收约50万比索商税。1586-1645年间,除1586年至90年代以外,中国货物进口税在马尼拉每年的全部进口税中所占比重一直高于60%。其间,1611-1615年间为91.5%,1636-1640年间为88.6%,1641-1642年间为92.06%。[23]显然,对于竭力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菲律宾殖民当局,理性选择就是千方百计维持、扩大作为骨干税源的中国货物进口税。宗主国政府颁发敕令限制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无疑于断了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财路,因此,这些敕令从来就难以获得菲律宾殖民当局的配合。加之西班牙殖民帝国腐败成风,各级官吏把到殖民地政府任职视为发财良机,历任菲律宾殖民地总督本人都公然违反敕令,携带大量美洲白银进入菲律宾,这些敕令最终都摆脱不了沦为一纸空文的必然命运。西班牙殖民宗主国政府后来多次将限额提高到200万比索,实属无奈之举。
三、三方套汇与白银流入
欧洲人在中国、日本、欧洲之间开展的三方套汇业务是白银流入中国另一条重要渠道。16、17世纪间,主要由于贸易导致的欧洲国家白银的低价和中国的白银高价带来了套汇获利的机会。精明的欧洲商人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单程即可获利一倍以上,如此套利,大发横财。受利益驱使,日本、欧洲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就是到了18世纪,中国白银价格仍然高出欧洲50%的利差,这导致了18世纪墨西哥白银生产的繁荣,世界各地的白银再次争先恐后地大量地输入中国。
早在1609年,一位拥有25年在亚洲经商历史的葡萄牙商人佩德罗 德 芭萨就注意到:“通常1个金比索可以兑换5个或5个半银比索,如果中国白银发生短缺的话,从外地购买白银,价格就上升到1∶6或6.5银比索。我所见到的最贵的和在广州城购买的黄金是7个银比索兑换1个金比索,我从没有看见比这个价格再高的了,而在西班牙,1个金比索通常值12个银比索,因此,显而易见从中国购买黄金意味着可以产生75%至80%的利润。”[24]
关于国际间的套汇问题,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也写到:“当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金银比价,比欧洲高得多,……在中国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价通常为十对一,至多也不过十二对一,而在欧洲则为十四或十五对一。因此,对于航行印度的欧洲船舶,一般地说,银是最有价值的输运品。对于向马尼拉航行的阿卡普尔科船舶来说,也是如此。新大陆的银,实际就是依着这种种关系,而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银的买卖为媒介。”[25]这说明,货币也是是名副其实的商品,正是对货币的需求才使市场上供应商品和人们用货币购买商品成为可能。因此,这种套利兑换的普遍现象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金融市场。
据弗林(Dennis O.Flynn)和吉拉尔德斯(Arturo Giraldez)的研究,美洲殖民地时期1540年代至1640年代,是一个套利周期。[26]恰在此时,中国开始了经济货币化的进程,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白银需求。明初到成化、弘治年间(约1470年代),白银在民间日益得到普遍使用,之后因朝廷认可而朝野皆使用白银。例如,1430年代,浙江、江西、湖广等地的税粮按一定比价折收白银—“金花银”,这大大加快了田赋货币化的进程。1460年代以后(成化年间),广东南海已用白银交租。16世纪初以后,官吏的薪俸十分之九用银支付。到1520年代,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其后嘉靖、万历年间,广东、福建率先实行“均徭”、“均平”和“一条鞭法”等赋役制度改革,其中白银折纳都是重要内容。由于15世纪中期中国明朝纸币体系的崩溃导致了银币的替代和白银税收体系的建立,而当时的中国拥有世界1/4的人口和比伦敦和巴黎大许多倍的城市,其“白银化”带来了全球巨大反响。正是中国的巨大需求引起了中国的白银价值两倍于世界其他地方,这种悬殊的差价反过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白银。在16世纪初,中国的金与银比价是1∶6,而欧洲为1∶12,波斯为1∶10,印度为1∶8。到16世纪末,中国最具代表性地区之一的广东的金与银比价为1∶5.5或1∶7,而西班牙为1∶12.5或1∶14,这表明中国白银的价格是西班牙的两倍。同期在日本二者之比为1∶10,在莫卧儿的印度为1∶9。直到17世纪40年代中国的白银价格才最后降低到与其他地方的价格大致相当的程度。
从对中国明代史料的研究也可以看出,整个明代时期,白银价值一直比较昂贵。洪武八年(1375)制定金银钱钞之间的比价兑换体系时规定,1贯钞,折合成1千文铜钱、1两白银以及1/4两黄金,即金银比价是1: 4。洪武十八年(1385),金银比价变为一当五或一当六[2],但主要是一当五。“永乐五年,令各处折收钞,金每两四百贯,银每两八十贯。是高帝时,赐钞千贯为银千两、金二百五十两。而永乐中,赐钞千贯,为银十二两五钱、金止二两五钱矣。”[27]由是可知,永乐五年时,金银比价仍是l:5。永乐中期,金银之间的比价突然拉大,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时,金银比已变成1:7.5。同时,“永乐十三年四月庚寅”条云:“交址布政司言:本境官盐乞定例召商,许以金银铜钱中纳。于是户部定议:金一两给盐三十引,银一两、铜钱二千五百文各给盐三引。从之。”[28]据此可知,金银官方比价当时为l:10。需要说明的是,金银比价1:10出现的地区和时期并不是多,绝大部分时期内是维持在1:7或1:8左右的水平,大概一直要到隆万年间。应当注意的是,在这如此长的时期内,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比价是官价与市场是基本上一致的。金银之间的比价骤升,发生在崇祯朝时期。万历时期金银一当七八甚至一当五,至崇祯中变成一当十,而且江南地区的某些地方还存在一换十三的情况,以后还曾暂时回落到一换六的水平,大致至清初就维持在一换十三的价格水平。
由上述金银之间的比价变动情况来看,黄金是处于较为稳定的升值,银则相对贬值的状态。学者钱江搜集、整理了16—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变动情况(见表)。本来,整个明朝,黄金平均价格每两折合白银6两4钱7分,约等于宋元时代平均价格(10两3钱弱)的63%,最低曾达到折白银1两6钱7分。[29]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海外白银大量流入后,中国明清两朝金银比价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趋势,16世纪30年代开始从1∶6左右逐渐上升,17世纪初基本上稳定在1∶7—8左右,30年代后上升至1∶10—13左右。即使中国市场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比价变成l:13,这一价格水平仍然要远远滞后于同时期欧洲金银比价。在1492年以前,东方中国和印度的金银比价还是1:5的时候,欧洲就已达到1:11或l:12。在欧洲频繁发现银矿后,从1519-1650年,金银比价从1:11变成1:15.5左右,仅中间短暂时期内保持在1:10.6。
而中国直到清中叶大概在乾隆时期金银比价才达到1:15的水平,即到18世纪中叶,中国金银比价已经基本上与欧洲拉平,甚或时有过之。日本、印度金银比价经历了与中国类似的过程,不过日本银矿资源丰富,印度与欧洲通商历史较早,因而其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时间早于中国而已。
结论及比较分析
上述考察表明,如此巨量的白银流入,主要是中国通过海上贸易用商品交换而来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核心经济体,这种核心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水路)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其贸易保持着很大的顺差。这种贸易顺差主要基于它的丝绸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另外它还出口黄金、银钱以及后来的茶叶。这些出口商品反过来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终极秘窖”。世界白银流向中国,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3]
除了贸易顺差之外,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金银比价一直低于外国金银市场的比价,欧洲国家白银的低价和中国的白银高价带来了套汇获利的机会。16、17世纪间,中国社会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受利益驱使,日本、欧洲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550年到1645年明朝灭亡前的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14,000吨之多,是这一期间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30]
为什么中国需要这么多的货币?为何这么多货币没有像欧洲那样导致通胀?根本原因是中国有着很强的货币吸收能力。弗兰克的回答是,“货币支撑和制造着有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刺激着供给”。但是,货币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制造出有效需求,只有在已经具备生产能力,因此“有通过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来扩张生产能力的可能性”的地方,货币才能制造有效需求。[3]弗兰克认为中国有这种能力。中国这种能力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水路)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高额的贸易顺差。这主要基于它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些出口商品反过来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终极秘窖”。
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与晚明时期类似,出现了持续的巨量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出现了严重的人民币套汇现象。晚明一直到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这与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当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人均产出和收入与西欧相比并不逊色。在银本位制下,白银大量流入满足了国内货币需求,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商业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江南等地早期的工业化也藉此得到了发展。但遗憾的是,晚明政府从打击海上敌对势力等政治需要出发,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远未能发挥其对市场开拓、专业化生产和资本形成的推动作用,使得晚明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
与晚明抑制外贸发展的做法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对外贸易,实行“奖出限入”的倾斜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出口,对进口实行一定限制。这些倾斜政策加上劳动工资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环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都降低了出口企业成本,增强其价格竞争力。近年来,除传统的加工贸易外,高能耗、高污染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过快,化工、机械、汽车等行业出口迅速扩大,我国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更加糟糕的是,当前的巨额顺差是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在中外历史上非常罕见。类似地,美国在1874年以后的90多年间,德国从1880年代到“一战”前夕以及1952年至今,日本从1981年到最近,对外贸易均长期顺差。这些国家在上述阶段经济较快增长、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储蓄相对投资过剩并不奇怪。当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本对劳动力的比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本相对稀缺。此时消费和投资需求理应较大,更可能出现储蓄对投资的不足也即贸易逆差。而且晚明海外贸易顺差导致白银流入,在银本位制下直接增加了货币供给,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且不存在外汇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外贸持续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扭曲导致的。当前外贸顺差过大加大通胀和资产价格波动压力,我国外汇资产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
从根本上说,晚明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共同问题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影响了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历史教训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持续的贸易顺差的优劣,关键是贸易顺差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等因素是否相适应。我国当前应当调整倾斜外贸政策,减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增强内需,否则就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持乐观态度。
多省连发交易所风险提示,这次提示针对的是什么风险?
高慧杰 彭水春
1.2009年白银市场行情回顾
回顾2009年以来国际白银价格走势,年初由于避险需求,在美元和黄金同步上涨的带动下,国际白银价格开始第一波上涨行情,2月23日最高触及到高点14.64美元/盎司。进入3、4月份,国际白银价格进行回调整理,位于12.80~13.5美元/盎司区间波动。自4月下旬起,美元一路走软,使得国际白银价格迎来了年内第二波冲高行情,5月28日强劲突破15美元/盎司整数关口,6月3日最高触及到高点16.24美元/盎司后,国际白银价格开始一路下跌,7月13日下探到两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2.45美元/盎司。经过7月下旬和8月份技术调整,国际白银价格又开始上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屡创新高,相继突破17、18、19美元/盎司关口。进入12月,国际白银价格经过短线强势上升,12月3日达到年内最高点19.46美元/盎司后,国际白银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回调。目前国际白银价格已经回落到17.5美元/盎司附近,回调幅度达到10%左右。国内白银现货与国际白银走势大致相同,国内白银现货价格随着国际白银价格上涨而上涨,从年初的2435元/千克震荡上涨到目前的3980元/千克,最高达到4220元/千克。
纵观2009年国际白银市场,国际白银价格呈震荡上行行情。据分析,截至12月25日,2009年国际白银价格上涨了6.13美元/盎司,涨幅达到54%,国内白银现货价格上涨了1545元/千克,涨幅达到63%。而国际黄金价格从年初到12月3日总共上涨了204.4美元/盎司,涨幅仅为23%。可见,2009年白银价格的涨幅已经远远大于黄金,白银表现超越黄金。为什么白银涨幅如此之大,其表现会优于黄金?白银后市又将会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1-1-9 2009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
图1-1-10 2009年国内白银现货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
2.影响因素分析
2.1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稳
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朗。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全球各个主要国家2008年年末就相继推出了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例如,美国政府2008年10月后两个月时间内就增发了7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这相当于过去95年时间的基础货币发行量,将对全球通货膨胀形成越来越大的预期和压力。2009年3月,美联储又宣布直接购买到期国债,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维持零利率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直接将财政赤字进行货币化,新创造出的巨额“长债美元”将直接影响世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同时英国央行也表示将回购至多750亿英镑的政府国债,另有750亿英镑的央行回购拨备。相对英国目前的经济规模,这些数目大约是流通中纸币和铸币存量的3倍,是英国货币基础的两倍,它还相当于英国已发行国债存量的三分之一。如此造成全世界流动性泛滥,全球通胀预期逐渐增强。国际黄金白银等大宗商品资产价格从年初就开始上涨,价格屡创新高。虽然多国政府实施经济刺激方案,发行大量的货币,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但流动性泛滥所造成的通胀预期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障碍或“拦路虎”,国际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
不过,由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必须维持一段时间的强势美元状态以打压原材料商品价格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否则一旦经济没有恢复增长,而通货膨胀失去控制,无法向下游有效传导价格上涨的企业势必被高成本所压垮,那么经济虚拟复苏在缺乏实体经济确认和支持下将会是昙花一现。当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萌芽时,在复苏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双重效应下,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资本价格继续上涨无疑将全球经济逼入滞涨死胡同。维持强势美元来打压大宗商品价格,也符合各国经济利益。一旦美国经济开始明显复苏,美元政策将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将重新借机推行强势美元政策,以加息来回收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美元流动性,挤爆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泡沫,从而造成股市下跌,财富将再次出现大转移。
2.2 白银基本面供需分析
(1)白银供应量缩小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得知,2008年世界白银总供应量为27,633吨左右。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采矿工业(约占总量的76%)、再生银(约占20%)以及政府出售(约占3.5%)。但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会对白银供应产生重要的影响,白银供应量正逐步缩小。一是多数冶炼出来的白银将被消耗于工业生产中,尽管部分被当作废料重新加以循环利用,但是在过去的100年里采掘到的白银几乎已经被用光了。而黄金不是这种情况,数千年内被开采和冶炼的黄金中,大部分至今仍然存在。二是政府白银供给下降,尽管美国政府持有充足的黄金,但是为了弥补矿业产出的不足,美国已经耗尽了它的白银储备,而其他国家政府的白银储备也日趋减少。现有的白银储备在过去的15年里已经严重耗竭了,而中国和印度(两个迄今最大的白银持有国)也接近了它们供给能力的底线。
(2)白银需求不减反增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白银属于消耗性贵金属,具有金融工具和工业金属的双重属性。白银由于具有导热、导电性能良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感光材料、合金、银币、首饰等。根据摩根估计,在1990~2005年间总共有15亿盎司(约46,655吨)白银已被消耗。2009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对工业金属的提振效果相当明显,白银需求不减反增。工业用银的需求比例逐年增大,从不到40%迅速增加到50%,而摄影需求的比例下降了一半。据世界白银协会(The Silver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2008年工业用银占到白银需求的50.3%,珠宝首饰需求的比例为17.8%,摄影需求为11.8%,银器、银币和银章需求的比例为13.8%。如今,又有了一个全新的需求来源——白银上市交易基金。据全球最大的白银上市交易基金(ETF)IShares Silver Trust称,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其持银量已经达到9404.79吨的纪录高点。此外,根据《2009年世界白银年鉴》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银饰品产量比上一年增加3%,达733吨左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银饰品生产国。
2.3 美元指数冲高后持续走软
2009年初,受美国当选总统经济刺激方案,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将基准利率由2.0%下调至1.5%等利好因素的影响,美元指数连续大幅冲高。3月2日,由于AIG公布出现巨额亏损,加重市场对经济担忧,美元指数受到追捧强势上攻。不过,随着美国开始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开始持续走软,美元指数进入下行通道。在美元持续走软的推动下,白银价格逐步上涨。3月18日,受美联储决定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决策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虽然欧、日和美国的五家央行宣布达成总资金为2950亿美元外汇互换额度协议,美元指数有所反弹。但是,4月29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点零至0.25%不变,并表示将利用一切可能的工具来促使经济复苏,美元指数又出现大跌。5月份,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宣布实行定量宽松政策,且美联储公布的4月份政策会议记录显示,将考虑进一步购买证券以刺激经济,使得美元指数继续震荡下挫。7月,八国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和俄罗斯分别称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地位目前是不可替代的,此消息提振美元。8、9、10月份,由于全球公布经济数据普遍持续利好,股市连续上涨,风险偏好情绪令美元承压,美元指数大幅回落。11月,英国央行如市场预期一样维持利率在0.5%不变,并宣布资产购买规模自1750亿英镑扩大到2000亿英镑,但低于市场预期扩大的500亿英镑。此消息一出英镑大涨,美元应声下滑。11月末,美联储官员的一些言论打压了美元,美元继续下跌。12月,迪拜发生债务危机,当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利好,提升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正在加速复苏的预期,美元开始连续反弹。
2.4 国际黄金价格震荡冲高
2009年,在通货膨胀预期和美元走软的背景下,国际黄金价格走出了一波震荡上行行情,尤其从9月开始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10月就突破2008年3月17日创下高点1032.55美元/盎司,12月3日触及年内新高1126.52美元/盎司。虽然年末国际黄金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但是目前国际黄金ET F基金持仓量仍然维持高位,各国政府也没有出售黄金,个别国家还在不断增加黄金储备量。国际黄金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保持高位震荡运行,可能还将在合适的时间内再创新高。从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上看,12月25日1盎司的黄金等值于63盎司的白银,而当2008年3月黄金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盎司时,1盎司黄金仅等值于48.45盎司的白银。可见,国际白银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2009年全球最大的ETF黄金基金SPDR Gold Shares持仓量从年初的780.23吨(1月6日)增加到目前的1132.71吨(12月23日),总量增加了352.48吨。
图1-1-11 2009年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Kitco网站)
世界上储备黄金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黄金持有量为8133.50吨,其占外汇比重为78.3%。排名第二的为德国,其黄金持有量为3412.60吨,其占外汇比重为69.5%。排名第三的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黄金持有量为3017.3吨。中国黄金储备量为1054吨,排名第六,其占外汇比重仅为1.8%。11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出售200吨黄金给印度,由于这200吨并没有实质性增加国际黄金市场供应量,反而增加了市场对黄金储值避险功能认识,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当日涨幅达到2.37%。此前,4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金融海啸中遭受重创的发展中国家扶危解困为名放出消息要出售400吨黄金来筹集资金,消息公布当日,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应声暴跌了3%以上,跌破900美元/盎司。
图1-1-12 2009年全球最大的ETF黄金基金SPDR Gold Shares持仓变化图
图1-1-13 世界排名前十的官方黄金储备图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截止到2009年12月)
3.结论
综上所述,从影响白银价格的因素看,全球经济不稳、美元持续走软以及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对白银价格的上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白银具有金融工具和工业金属的双重属性,比起黄金来,白银的工业金属的属性更明显。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工业用银的需求将逐步增加,银饰品产量也在加大,这将有力地支撑国际白银价格后期走势。不过,由于白银比黄金价值小,易于投机,白银价格的弹性比黄金的大,其投资风险也比黄金高,投资白银需要谨慎。国际白银价格经过12月份回调整理,国际黄金价格也跌破1100美元/盎司,黄金白银的下跌幅度均超过10%,不过白银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预计其后势将会再创新高,突破20美元/盎司大关。
9月27日长沙疾控发布防疫提醒(9月27日长沙疾控发布防疫提醒视频)
聪明资金跑了?黄金惊现恐慌性暴跌,金银期货双双跌停,交易所连发警示,到底怎么了?
“黄金之前一直在涨,身边朋友也都看好,也有人投资黄金赚了不少钱。这几天市场开始调整,我就趁着回调和朋友一起买了点,没想到会一下跌这么多,这一把真是跌懵了。”谈到星期三凌晨黄金暴跌,黄金现货投资者王辉(化名)心有余悸。
最近,在创下历史新高、站上2000美元重要关口后,节节胜利的黄金市场突现恐慌性暴跌!
11日晚,COMEX黄金期货暴跌5.67%至1921.8美元/盎司,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COMEX白银期货暴跌15.02%,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国内黄金白银期货则在8月12日凌晨双双跌停,全天封死跌停板,A股市场黄金股同样重挫。
突如起来的踩踏让高位追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上期所、上金所连发风险警示。市场到底怎么了?据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全球刺激政策预期减弱、新冠疫苗研发取得进展是金市暴跌的潜在导火索,一些先知先觉资金已撤退。
黄金市场多头踩踏致暴跌
8月11日晚间至8月12日凌晨,国际金市突然出现大跳水。COMEX黄金期货暴跌5.67%至1921.8美元/盎司,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COMEX白银期货暴跌15.02%,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截止记者发稿时,金价有探底反弹势头,日内大幅回升逾1%,但这一轮快速调整着实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国内黄金白银期货则在今日凌晨双双跌停,全天封死跌停板。
上期所、上金所连发风险警示
黄金、白银价格的剧烈下跌,引起了相关交易所的警惕。11日起,上期所、上金所就开始连续发布风险警示。
上期所8月11日发布通知称:“近期,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外贵金属等品种价格波动较大,请各有关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上金所8月12日连发两则公告。一方面要求会员单位继续做细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交易所将视情况采取风控措施,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对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自8月12日收盘清算时起,Ag(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13%调整为16%,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2%调整为15%。将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9%调整为12%。
据了解,黄金投资标的主要包括Au(T+D)、黄金期货、黄金ETF等。前两者分别在上金所、上期所挂牌交易,合约带有10倍左右杠杆,因此金市大幅波动容易引起投资者盈亏剧烈变化。
“昨晚我买了些Au(T+D),刚开始大跌还没当回事,后来就去睡觉了。第二天起来发现亏了不少钱,好在只是试试水,总体仓位并不高。”王辉说。
暴跌导火索:俄罗斯宣布注册首款新冠疫苗
据环球时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俄首款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注册,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普京女儿已经接种了该疫苗。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表示,本次贵金属高位跳水实际是流动性边际转变引发的多头踩踏,背后的导火索存在争议。
“俄罗斯批准全球首支新冠疫苗的突发消息更多是吸引市场眼球的噱头而已。目前,世界各国的疫苗竞赛正处于多赛道白热化竞争状态,而俄罗斯在尚未通过疫苗研发最大的障碍——临床三期测试之时,就高调抢先完成疫苗批准,从科学角度而看其疫苗效果和抗体有效性及副作用广受质疑。正如此前世卫组织发言人日前反复强调,任何疫苗在获批前必须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一种可能有效的疫苗和完成所有程序是两码事,而俄罗斯因临床测试跳跃较多步骤的超前之举,与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称
‘疫苗可能会在总统大选前即10月惊奇出现’的言论类似,可能更多是出于安抚民众和对外展示实力的宣传策略。”顾冯达说。
在他看来,本轮贵金属高位回落的真相,实质上是市场边际流动性的收紧触发多头资金获利出逃,这也与近期国内股市及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价格与作为传统避险保值防通胀的贵金属几乎同步冲高回落相验证。从8月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就有所摇摆,特别是在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陷入僵局迟迟未能落地的背景下,美联储大量资金留存在财政储备金当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准备金款项也于近期大幅萎缩,使得美国M2规模连续2周下降,叠加中国货币政策的定力正在增强,三季度信用扩张速度放缓,使得此前支撑各类资产价格迭创新高的市场流动性行情略显乏力,部分与流动性高度相关的高波动性资产遭遇短期回落。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贵金属分析师徐颖表示,黄金和白银在经历了前期持续上涨后,进入到获利了结的阶段,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推出受阻贵金属上涨动能减弱,ETF基金上周五已经开始流出,俄罗斯疫苗取得进展以及欧元区8月经济指数回升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叠加本周有大量的美国公司债和国债发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0.64%,加剧了贵金属的下跌。此外,下跌时大量投机资金出逃触发踩踏,导致黄金和白银暴跌。
一德期货首席经济师郭士英表示,近期美国两党未能就进一步的经济救助方案达成一致,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未来空间或许有限,市场的失望情绪,成为这一轮黄金白银暴跌的导火索。从市场走势来看,近期美元也有筑底回升的迹象,美元走势一般与贵金属的走势呈负相关。
“当然下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短期涨幅过大,毕竟从今年3月中旬以来的4个多月的时间,国际黄金的累计涨幅达到了44%,这是非常罕见的涨幅,场中积累的大量筹码获利出局导致市场大幅回调。”郭士英说。
在郭士英看来,贵金属的急剧下跌是一个重要信号,提醒基于流动性泛滥的市场炒作已经见到阶段性高峰,包括美股和一些工业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对此应该保持警惕。初步预计美国还会有一轮财政货币救济方案会在不久之后出台,但此后的货币扩张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了。当然这取决于美国疫情和后期的国际形势。如果美国疫情在秋冬季继续扩大,或者在美国大选前,国际局势变得更加紧张,那么不排除美联储以及美国财政部会追加经济刺激计划。
聪明资金已经提前撤退
本次黄金突发性暴跌有其偶然性,但如果细心观察,聪明资金其实已经提前撤退。
“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连续两日出现减仓行为,预示着近期贵金属经历了较大涨幅之后,部分多头获利了结,这也为多头带来了一定压力。短期大跌,可能会形成踩踏式下跌。从SPDR的持仓数据来看,上周五和本周一分别减仓18万和13万盎司,累计减仓0.8%。”
金瑞期货贵金属分析师杜飞指出。
除了SPDR连续资金流出,CFTC数据显示金、银投资净多头头寸近期也在大幅削减。相关数据显示,COMEX黄金期货市场资管机构净多头头寸自7月下旬14万手高位降至8月4日的11万手附近,7月最后一周骤降2.3万手。
尽管如此,仍有分析人士对于黄金后市仍相对乐观。
澳新银行分析师表示,贵金属价格的短线波动无损其长期走势在全球央行宽松预期下继续看涨的前景,在经历了仓位调整带来的巨震之后,后市金银价格长期走势方面仍是向上。该行预计,现货黄金价格在未来6-12个月期限内仍会上涨至2300美元/盎司的水平,而现货白银价格在同期则会触及27美元水平,并特别指出,除了央行宽松政策的助推之外,全球经济增长和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大选带来的额外变数,都会兑贵金属价格构成持续利多。
顾冯达认为,综合考虑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货币和财政政策趋势,尽管短期多头获利出逃行为使得金银面临高位回撤压力,但市场对金银多头趋势仍在,建议贵金属中长期坚定增配,短期波动加大背景下,黄金背靠400元/克整数关口回调买入为主,白银多看少动谨慎操作。
徐颖则表示,短期看,恐慌性的暴跌使得贵金属很难出现V型反转的走势,预计8月份都会延续弱势震荡的格局,保守地看伦敦黄金现货价格的底部在1800美元/盎司左右,伦敦银在20美元/盎司附近。中期来看,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预计9月份可以推出,美联储9月利率会议预计提出平衡通胀目标制,美国经济复苏也进入波动阶段,再加上美国大选临近,地缘政治风险犹存,贵金属的长期配置需求仍在。
市场价格银子多少钱一克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国多地区出现本土疫情,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持续加大。为有效控制疫情输入风险,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
长沙疾控最新提醒:
1、提倡就地过节。
国庆假期将至,倡导广大市民就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如确需出行,要尽量避免前往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区,并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活动轨迹信息以及中高风险区调整动态。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防疫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新冠可疑症状及健康码异常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及时主动报告并开展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2、提前报告,不隐瞒。
所有外省来长人员至少提前1天通过“我的长沙”APP或“我的长沙”小程序报备。近10天以来有西藏全域,宁夏中卫、银川、吴忠、固原,贵州贵阳、毕节,四川宜宾、内江、遂宁,新疆乌鲁木齐、巴州库尔勒、伊犁州、吐鲁番,天津,黑龙江哈尔滨、佳木斯、黑河,甘肃白银,广东深圳,云南昆明、德宏州,内蒙古巴彦淖尔,青海海西州,江西吉安等地区旅居史人员;近10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区或有本土疫情发生区旅居史的来长人员以及健康码红黄码人员,务必提前向所在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主动履行个人防疫责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对瞒报、谎报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的,将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核酸检测,及时做。
所有外省来长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长,并主动配合交通站场及入城口落地核酸检测、健康查验等防疫措施。入长后主动落地核酸检测1次,第3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在第2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前,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参加聚集性活动的,按照活动主办方的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市域范围内所有人员,以7天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即一个星期内,辖区所有人必须进行至少一次核酸检测。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频次继续按规定执行。
特别提醒: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及经营性密闭场所时,主动配合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加强防护,少聚集。
广大市民应主动履行防疫义务,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室内场所或在户外人群聚集的场所要佩戴好口罩;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少扎堆,少聚集,避免在通风不良、空间密闭的场所长时间停留;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主动扫“湖南场所码”。
5、主动免疫,打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手段,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请尽早主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
2022年9月26日白银靖远县两名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银是古代已知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那么,现在一克银多少钱?白银的价格表如下。
现在一克银多少钱?
2017年白银价格表列表
时间价格
2017年12月14日3.415-3.431元/克
2017年12月12日3.349-3.365元/克
2017年12月4日3.474-3.490元/克
2017年11月23日3.61-3.63元/克
2017年11月14日3.623-3.639元/克
2017年11月8日3.624-3.640元/克
2017年10月27日3.573-3.589元/克
2017年10月17日3.630-3.646元/克
2017年9月4日3.75-3.76元/克
2017年8月25日3.63-3.64元/克
2017年7月24日3.56-3.58元/克
2017年6月22日3.64-3.66元/克
2017年5月12日3.63-3.64元/克
2017年4月18日4.067-4.083元/克
2017年3月17日3.81-3.85元/克
2017年2月14日3.93-3.97元/克
2017年1月5日3.67-3.71元/克
相关问答:靖远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告
9月26日,我县在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中发现2名阳性人员,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已经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医学观察和治疗。现将2人活动轨迹公告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6:9月19日9:30左右到东升镇富盛粮油蔬菜店买菜,9:40左右返回家中,再无外出;9月20日16:00左右到唐庄综合商店购物,17:00左右返回家中,再无外出;9月21日8:20左右到东兴村核酸采样点采样,后返回家中再无外出;9月22日8:20左右到东兴村核酸采样点采样,后返回家中再无外出;9月23日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无症状感染者7:9月19日中午12时左右在自家门口与外省枸杞商贩有接触;9月19日下午至9月22日在自家地里收玉米,其他时间无外出;9月23日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请以上时间段与上述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立即主动向所在村、单位报备,配合落实相应疫情管控措施,如因瞒报、漏报,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靖远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27日
甘肃疫情最新消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