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斤白银多少钱_一公斤白银值多少人民币
1.白银多少价格1公斤
2.清朝初期一两银子折合现在多少钱
3.1万两白银多少人民币
截止2019年12月30日最新的价格,一克白银=3.65元人民币。
白银的价格按重量计算。这个价格为每盎司白银的美元价格。 在贵金属和宝石市场中有几种称重的方法。国际上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个金衡制(TROY)盎司约等于31.10克;而一个常衡盎司约等于28.35克。国内市场的白银以克/人民币计价。
扩展资料;
白银的用途
第一是商品用途,商品用途大多是饰品为主。
白银首先和黄金一样属于贵重首饰,而且加工后的银饰也是非常的漂亮的;美观大方,整个人显得也银光闪闪;白银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
可以吸收人体的毒素物质,起到保健养颜作用;带上银饰之后,比如纯银手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经意间会不断的晃动摩擦手腕,起到按摩相关穴位,加速血液流畅作用;还有个好处是辟邪防灾,银饰在上古时代祥瑞的象征,起到保佑祈福作用。
第二是投资用途。
贵金属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投资品,黄金是贵金属中最好的投资产品,不过由于其价格较高,很多投资者担忧其上升空间有限。而白银是贵金属的千年老二,它低廉的价格,潜力无限,近年来被替代为黄金最好的投资品,投资人数逐渐多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银价格
白银多少价格1公斤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
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
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
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
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
清朝初期一两银子折合现在多少钱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一公斤大概二○○○元左右
1万两白银多少人民币
清代一两银子是多少人民币?从人们的作品和各种网络平台上的情况来看,一般认为清代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50到220元。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审查官对此有话要说。
现在白银交易价格每天都不一样,6月10日的价格是每克4.56元。下一两是228元,清代一两是37.3克,所以是186.5元。如果用这种算法来计算清朝一两银子的价值,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结论会失之千里。
要了解清代一两白银的实际价格,必须从收入和购买力入手,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答案。帝国历史结合相关史料对此进行分析。
不同阶层的收入情况不同。学者、农民、工人、商人是唯一能得到准确年收入的人。以某县为例,年薪45两(加20米)。其他三个阶层的收入并不固定,尤其是商人。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在清代的一些史料和小说中有所反映。
清代有两种临时工,即长工和短工。短工按日或按月,收入不固定;长工一年结一次婚,但具体到每个省份,工资也不一样。总的原则是劳动力丰富的地方工资低,劳动力稀缺的地方工资高。
以东北地区为例。因为清政府禁止大陆移民进入东北,人口少,劳动力成本最高。乾隆年间,一个长工的年收入约为9至15两,视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而定,平均值为12两。
江浙经济发达,但因为劳动力丰富,长工年收入不如东北,一年6到8两左右,平均7两;陕西、山东、湖北等地区次之,平均只有5两,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最低,只有3两左右。
清朝官方史料中也有记载,乾隆时期皇家建筑工程雇佣的各类技术工人工资最高,年收入约20两。
结合以上情况,大致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那就是乾隆时期,一个长工的年收入在12两左右,一个月只能挣一两银子。
农民的情况比较复杂,根据自己的生产资料可以分为三种:自耕农、半自耕农和佃农。长时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一半的农民成为佃农,但同样的佃农年收入也不一样。
有些佃农可以获得总收成的80%,有些只能获得15%,这主要取决于对生产资料的掌握。如果佃农的农具、牛、种子都归地主所有,那么份额就少了。
以安徽省徽州地区为例,当地县志显示,乾隆年间该地区佃户拥有部分生产资料,与地主的分成比例约为50%。另外,徽州府的粮食亩产量是328斤,按照“一个农民只能治十亩”的标准,一年的粮食产量是3280斤,你可以得到10斤。缴税后,剩余量约10石(每石120斤)。在干旱时期,粮食价格相对稳定,一石粮食在1.2至1.2之间。这样,佃农的年收入约为10.2英镑,与长工差不多。
事实上,农民和长工的年收入可能达不到12两的水平。根据《红楼梦》中的描述,贾府中的几个大姑娘,如鸳鸯、琥珀、翡翠、袭人等。月薪只有1两。很明显,从收入上来说,他们肯定是高于普通农民和长工的。
除了思敏,还有其他行业。由于没有具体参考历史数据得出具体数字,所以粗略猜测年收入应该也维持在这个水平。
根据以上参考数据,结合人均年
当然,如果放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那么清代的一两银子就会高于4388元,反之亦然。所以只比较年收入并不是很准确。
清代的银银购买力也是分时期的,所以同样的石粒在康熙朝和乾隆朝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以乾隆朝为例。
关于白银的购买力,看过清代小说的读者应该都有印象。《红楼梦》10301010101《儒林外史》等小说里都有具体描述。《醒世姻缘传》最有名,应该读的人最多,所以以《红楼梦》年的记录为例最合适。
第六十一回小说,迎春的丫鬟思琪要吃鸡蛋羹,把我的小女儿打发到内厨去要,引来厨长刘嫂一顿埋怨,这也道出了厨房的开销:
.即使是有四五十个姐妹的姑娘,一天也只需要两只鸡,两只鸭,十几斤肉,一筐菜。算算,你能做什么?我连这两顿饭都撑不住,但我还能撑得住这一点,这一点,那一点。
103010里没有注明一只鸡一只鸭一斤肉的价格。不过根据更早的书《红楼梦》有详细记载。当时,两锭银子可以买一石大米,八分银子可以买一斤肉,一锭半银子可以买一只鸡。
有了这个参考,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购买力,1石大米120斤。按现行每公斤3元计算,1两白银等于360元;一只鸭子没有准确的重量,如果按3斤来算,每公斤单价25元,折合人民币675元。
干旱时期1两白银可以买1石粮食,应该和《红楼梦》年的物价水平差不多。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根据刘嫂的描述,贾府45个人每天的吃喝费用大约是3两银子。如果文中提到的每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50到220元,那么五六百块钱肯定不够。
如果用吃饭来衡量1两白银的购买力还不能令人信服,那就从住房方面来比较。
通过对清代传世房契的分析,乾隆时期北京的房价普遍不高。当时内城的平均房价
为32.8两每间,外城均价为38.2两每间。注意,清代是买房不是以平方计算的,都是以“间”计,间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皇家的紫禁城每间就很大,而民间相对比较统一,大致一间为20平方左右。
这样算下来,京城的房价内外城分别为1.两每平方米、1.91两每平方米。这个价格确实不高,一个二品官每年俸禄为150两,也就是说只要一年的收入,就可以买下一处上百平方米的房子。
从乾隆八年一直到嘉庆二十二年的74年内,京城的房价都很平稳,最高时也就40两每间。当然也有个别时期房价涨幅较大,比如嘉庆二十五年,外城房价增至10两每平方,这样一来买下20平米的一间房,就要掏200两银子。道光以后,京城房价又维持在40两每间的价格。
就以40两每间计算,折合每平方米2两银子,而现在北京的均价差不多是6万每平方米,以这个标准计算的话,那么清代1两银子就30000人民币,就是放在三线城市,也大致等于5000元左右。
所以不管从年收入还是购买力来讲,清代1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的这个问法都是很不严谨的,因为现在的市场、消费以及观念都与清代不同,根本就得不出具体的答案,只有具体到某一特定物品时,才有可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相关问答: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各个朝代的银两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既然如此,就要按照货币等值参照的方式,将银两货币的价值进行换算。对于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大米是千年不变、必不可少民生商品,所以,笔者接下来将大米作为参照商品,从而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时代的银子价格。
电视剧中的白银
在唐宋以前,由于白银并不是普遍流通的货币,所以计算在此之前的银两价值,并无太大意义。根据史书记载,唐朝贞观年间银子才逐渐进入流通货币的舞台,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到200斗米,由于10斗米为一石,一石等于现在的59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现在的1180公斤大米。当今社会,平均米价基本上维持在1.75元一斤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得知,唐朝初年一两银子相当于4130元人民币。
古代最坚挺的硬通货——大米
再来说说宋朝,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米石不过六七百”、“每斗折钱30文”可得知,宋朝的米价大概维持在一斗米600~300钱之间,那么,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4~8石大米。由于宋朝的一石大米其重量约66公斤左右,所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在924~1848之间。以前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还记得黄蓉请郭靖吃饭,结账时一共花掉了19两多,与真实的宋朝银子的购买力相比,一顿饭花19两的情况,想必不会在宋朝发生。
古代银子
明朝年间,一两银子的价值开始大打折扣。据明朝万历年间的资料显示,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大米,一石大米的重量约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88.8公斤大米,中国米价的平均价格仍然取1.75元,也就是说明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60.8元。
清朝年间的银两价值相较于明朝就更低了,由于清朝晚期大量海外银两涌入中国,导致中国的银两价值大幅度贬值,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仅为明朝一两银子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算,清朝末年,一两银子的价值仅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元人民币。综上所述,各个时期银两价值截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要将1万两白银换算成人民币,我们需要考虑白银的价格以及当时的汇率。然而,白银的价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因此在这里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不过,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换算方式。根据历史数据,白银的价格通常在每克3-5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假设我们使用中间值每克4元人民币来计算,那么1万两白银(相当于5000公斤)的价格约为:
5000公斤*1000克/公斤*4元/克=***元
请注意,这个结果是基于假设的平均白银价格。实际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状况。此外,汇率也会影响白银的价格,因此在进行换算时应谨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